鲁网7月10日讯(记者 李晓晨)7月1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槐荫区专场,介绍槐荫区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有关情况。

会上,槐荫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永华介绍,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具有三项特色优势。
全链聚合,打造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依托天岳先进这一龙头企业,集聚链上企业50余家,形成了“材料—装备——设计——封测——应用”闭环式产业链条。天岳先进作为材料端核心,其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并荣膺(ying)“半导体电子材料”类国际金奖,实现中国企业在该奖项设立31年来的历史性突破。
上游企业有力冠微电子、格瑞半导体等,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工艺装备制造商,致力于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中游企业有晶芯半导体、用新电子等,专注于射频微波芯片封测领域,深度服务卫星通信、军工防务等战略领域;下游企业有元山电子、凯为技术等,其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全功率谱系,性能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策源,构筑核心技术攻坚高地。着力构建科创平台体系,与省内高校联合建立半导体先进集成与新能源应用研究院、新一代自动化联合创新中心等,同时拥有国家级半导体材料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创新能力持续强化。强力推进高端人才引育,优秀科技工作者队伍日益壮大,现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领军人才共30余名。全力支持核心技术攻关,链上企业累计拥有各类技术专利700余项,成功突破多项“卡脖子”核心技术。其中,天岳先进全球首发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攻克大尺寸衬底制备的世界级难题;力冠微电子成功突破氢化物气相外延设备(HVPE)制造关键技术,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突围。
政策护航,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设立规模1亿元的全市首支开发区半导体产业引导基金,联合济南产发集团等共同发起了规模10亿元的集成电路专项基金,牵头成立产业基金联盟。专项政策精准覆盖企业从设备投资到上市融资的全生命周期,有力支撑重点项目招引和企业扩产研发。紧扣“人才强区”战略,高标准打造全市规模最大的高端人才社区,精准匹配区内企业需求,前瞻布局引才计划。
下一步,槐荫区将瞄准以下四个方向发力:
聚力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紧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趋势,重点面向AI、通用智能机器人等方向,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匹配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实施产业链招商突破行动,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价值攀升。
协同攻关,建设创新高地。支持鼓励企业联合中科院、山东大学、省科学院等优势科研力量,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和领域,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跨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与创新。
资本助力,激发增长动能。深化与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济南市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等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构建多层次的基金支持生态,全力支持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和新项目落地。
拓展空间,打造高效载体。精心谋划产业用地的高效开发利用,聚焦企业核心需求,加大标准化厂房的定制化建设,为工业企业加速成长与产业升级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载体,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