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炎炎夏日的操场上,贵阳市南明区华附初级中学的体育课并未因高温而沉寂,反而因“校园AI智慧体育系统”的加入而变得热烈有序。学生们在跑道上冲刺、跳远垫上蓄势待发,一块块显示屏正实时滚动着他们的运动数据,AI算法悄然为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冲刺精准画像。华附初级中学是贵阳市率先引入智慧体育系统的学校,为传统体育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活力。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有点担心,是不是运动就变成‘考试’了。但现在觉得,它其实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训练也更有针对性。”八年级学生罗兴瑜在100米跑道边告诉记者。他身旁的AI显示屏正在显示他刚才的起跑反应时间——0.41秒,而下方是一条提示:“起跑姿势重心略靠后,建议加强腿部核心稳定性训练。”罗兴瑜说,以前老师说“你起跑不够快”,但现在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改。

这正是“智慧体育”所带来的深刻改变。华附初级中学的校园AI智慧体育系统由高清运动捕捉摄像头、AI数据屏和云端数据分析平台三大模块组成,通过5G网络实现实时数据传输,融合人工智能与生物力学原理,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以经验判断为主的局限,转而依托“可视化、个性化、数据化”三位一体的智慧体系,为学生提供科学高效的训练模式。

体育教师孙瑞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前我们只能靠目测来纠正学生的姿势或判断他们训练是否有效。现在AI会帮我们精准捕捉学生的运动轨迹,并用数据告诉我们哪些地方有待提升,比如跳远时的起跳角度、落地姿势,甚至摆臂幅度,系统都能分析出来,连我都觉得‘跟不上它’。”

“课间,同学们会自发组织小组比赛,通过AI记录成绩,连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也走出教室奔向各个运动场地,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运动兴趣和热情”孙瑞民说到,在立定跳远测试中,3D动作捕捉技术将学生的每一次动作细分为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七年级学生艾琳浦刚完成测试,他的成绩是1.84米,AI反馈显示:“起跳角度为22°,建议提升至27°以优化弹跳效率。”他惊讶地说:“以前我只知道跳不远,但不知道为啥。现在我知道我跳的角度太低了。”

在跳绳训练区,智能跳绳柄正悄然记录每位学生的跳绳频率、连续次数、失误点等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个人训练报告,并给出改进建议。“一开始我一天最多跳200个,现在我能连跳600个,系统会鼓励我继续挑战自己。”八年级女生陈杨可昕笑着说。
除提升训练效率外,系统还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据介绍,AI智慧体育系统会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专属运动档案,并自动生成阶梯式训练计划。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查看班级整体数据、个体成长轨迹、训练完成情况等,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教学调整。“比如某个班级普遍在400米项目上表现不佳,我们就会调整训练重点,某个学生跳远进步缓慢,我们就会点对点指导。”体育教师张俊杰说道。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我们要做的是用科技让孩子更健康、更自信、更热爱运动。”华附初级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华附中学始终秉持让学生身心平衡发展、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近几年的中考体育成绩均在南明区名列前茅,在华附初级中学的操场上,智能设备没有冷冰冰地剥夺运动的乐趣,反而让每个孩子看见了自己的成长路径,听见了身体的声音。他们不再是被动“跑操”的参与者,而是真正参与到自己的身体管理和体育成长中。
贵州教育报记者 何雨家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贺韬
三审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