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绵阳市商务局印发
《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
提出开展七大核心行动
旨在全面提升
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活力
↓
城乡居民增收行动 通过完善工资增长机制、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供资金支持和兑现补贴等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大力拓展新兴产业岗位和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最大程度稳定就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消费能力保障行动 聚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养老服务水平,减轻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消费升级换代行动 着力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降低住房贷款利率、加力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满足居民住房、耐用品等消费需求。
服务消费提质行动 以举办餐饮美食、文旅休闲、体育赛事等促消费活动为重点,着力发展夜间经济消费业态,释放居民多元消费潜力。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聚焦消费载体升级,优化城乡商业设施布局,积极培育首发经济、低空经济、宠物经济和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提升消费供给水平。
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围绕落实休假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提升配套服务和信贷支持等多方面惠民举措,营造良好消费氛围。
国际消费升级行动 致力于大力推动外贸转内销,促进外贸优质商品进入本地市场,优化外籍人士支付便利化服务,拓展国外游客消费市场。

↑资料图 涪江观察记者 尹秦 李媛媛/摄
绵阳市商务局
关于印发《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的通知
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有关部门:
为贯彻央省大力提振消费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经市政府领导同意,市商务局制定了《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绵阳市商务局
2025年5月7日

↑资料图 涪江观察记者 尹秦 李媛媛/摄
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
一、城乡居民增收行动
(一)促进增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低收入劳动者生活水平,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2200元/月。推动“绵州农房增信贷”提质扩面,为农民发展生产、创业等提供资金支持。及时兑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在外务工交通补贴等强农惠农资金,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残联、市供销社(分号前为牵头单位,未明确牵头单位的,按单位职能职责分别负责;每项措施均涉及各县市区、园区,不单独列出)〕
(二)稳定就业。积极拓展数字经济、电商直播、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退役军人局)
(三)提升技能。鼓励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职业培训机构等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重点领域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2025年开展技能培训2万人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体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二、消费能力保障行动
(四)普惠托育。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推动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鼓励幼儿园向下延伸服务。2025年新增1000个托位。(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卫生健康委)
(五)优学优教。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2025年新增公办学位2000个。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六)社会保障。稳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快修订出台绵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和绵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持续推进“数字医保”,提升医保基金监管质效。加快构建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适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稳步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低保扩围增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残联)
(七)养老助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0家。建设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构建“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新增老年助餐点6家。(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消费升级换代行动
(八)住房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现有购房补贴政策,对在政策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居民给予补贴。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宣传执行好房贷利率政策。常态化办好房产交易会,打造“一站式”网上购房服务超市。(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人行绵阳分行)
(九)汽车消费。兑现一季度市级汽车消费补贴。落实国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报废或置换旧车并购买新车的消费者给予一定补贴。推动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更新。挖掘汽车后市场消费潜力,完善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对汽车维修、保养、配件销售等环节的监管,鼓励汽车经销商联动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降价促销金融贴息、赠送汽车装饰等购车优惠套餐。(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十)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按照一级、二级能效分别按销售价格的20%、15%补贴,最高补贴2000元/件。家装厨卫按最终实际销售含税价的15%享受补贴,最高补贴1500元/件;购买1级能效或水效的商品按最终实际销售含税价的20%享受补贴,最高补贴2000元/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予以新车销售发票中价税合计的20%补贴,最高补贴500元/件。购买6000元(含)以下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享受补贴,最高补贴500元/件。鼓励推出手机以旧换新消费券,举办3C数码“五进惠民”促消费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
四、服务消费提质行动
(十一)餐饮服务。创新开展“跟着美食去旅行”主题活动,举办米粉节、厨艺大赛等“味美绵阳”系列活动,评选20家餐饮烟火特色小店。提升绵阳米粉、江油肥肠影响力,打造绵阳特色美食街区,做好“跟着美食去旅行”。支持餐饮企业依托“绵动全球”“绵品出川”等活动,通过投资、控股、技术与品牌合作等方式,在省外境外开设餐饮门店和管理公司。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引育特色餐饮品牌和管理团队。深化与抖音、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合作,发布绵阳“必吃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十二)文旅融合。办好全省文旅发展大会。运营好《宝莲灯·仙海奇缘》实景剧,持续推广《将进酒》驻场版知名度。适度延长越王楼、方特东方神画等景区开放时间。开展“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主题活动,举办大型演出、文艺活动、音乐会等超50场,用好绵州大剧院、虹苑剧场的资源,办好脱口秀、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剧场演出。发放酒店住宿、景区观光、演出演艺等文旅消费券。推出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支持研学旅游,鼓励景区推出门票优惠、套票等活动。开设运营熊猫专列、银发专列,争取成为专列终点站、途径站。(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十三)消费活动。组织开展商文旅农体教康融合促消费活动超500场次。围绕春节、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点节假日,新生、“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公招考生、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发放消费券,发放高校新生、敬老爱老、儿童成长、科技人才大礼包。常态化开展无人机演绎表演,灯光秀等,扩大“科技之眼·涪江回响”无人机演绎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广旅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局、市妇联)
(十四)体育赛事。深入开展“体重管理年”系列活动。持续推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积极承办国省级赛事活动。办好第八届市运会、仙海端午龙舟赛等活动,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场以上。培育发展电子竞技、无人机赛事等新业态。建设“运动友好城市”,培育5个“运动友好商场”,办好“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卫生健康委)
(十五)夜间消费。支持绵州记忆、上马故事商业街、东原夜市、城南VV街等夜间消费场景提档升级,支持三台县潼川古城、江油方特东方神画等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升级消费业态,推进消费特色化转型。鼓励商圈、景区举办夜间促消费主题活动,促进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健身等夜间经济生态多元发力。推荐一批夜市、夜景打卡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住建委、市市场监管局)
(十六)便民服务。丰富助老食堂、托育、家政等“社区+”生活场景,打造培育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培育早餐车、无人配送等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消费场景,有序推进陪逛、陪诊、陪跑等新业态发展,创新提升家政、托育、医疗美容等服务能级。(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
五、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十七)升级消费载体。全力建设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争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改造提升绵州记忆、上马故事等一批特色商圈、街区(含双拥示范街),精心打造“绵阳造”产品形象店、体验店,建成运营新投百盛购物中心,争创“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3个。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开展“千集万店”行动,优化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商业网点建设,增强县域商业集聚效应和便民服务能力,打造特色乡镇大集。争创省级县域商业建设“激励县”。打造集美食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的10个“不夜天府”夜经济集聚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旅局、市退役军人局)
(十八)首发经济。推动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品牌绵阳首店落户。引导百盛、凯德等对接国内外头部时尚快消品、轻奢品类等零售消费品牌,引进知名品牌开设旗舰店、首店。支持老字号开设新店、旗舰店,开发推出“老牌新品”“国货潮品”。鼓励举办消费品首发、首展活动,支持科技城新区打造科技首发中心、三台县举办鞋服首发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十九)低空经济。支持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等单位开发以航空文化科普、模拟飞行器训练、低空飞行体验为一体的航空科教、低空研学的航空主题研学项目。鼓励企业、协会、机构等主办或承办促进低空经济消费的重点赛事活动,开发低空文创产品。推动北川与顺丰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展无人机配送试点,拓展“低空+物流配送”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
(二十)宠物经济。建设宠物餐厅、宠物友好商场,培育网红打卡点,打造网红宠物楼宇。举办宠物文化节、宠物运动会、宠物选美比赛等主题活动,开展宠物摄影、绘画、征文等文化创意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十一)平台经济。出台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设平台经济集聚发展区、平台(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线下+线上”选品展示中心。常态化开展“一县一星一品”“商务局长说商务”直播活动。推广“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短视频”全渠道矩阵销售模式,促进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创新“短剧+品牌”“短剧+旅行”等模式,促进短剧与商贸、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职业院校与电商、物流、商贸企业的实训合作,壮大直播人才规模,培育农村新型商业人员。依托直播点位培育消费场景,拓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教体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广旅局)
六、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二十二)落实休假政策。落实年休假应休尽休和带薪休假政策,鼓励企业弹性调休,推广夫妻共享。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十三)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市场秩序的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消费投诉处理机制,提高投诉处理效率。推行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动态建设放心消费商圈10个,试点打造无理由退换货单位50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二十四)提升配套供给。加快修订出台绵阳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有序开放公共停车位,改造老旧小区新增停车位,建设商圈、学校、医院等人流量密集场所停车场,通过地下空间开发+智能诱导系统提高停车周转率,开展重点景区、商圈的公共设施、建筑、环保等领域智能化改造。在节假日,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向游客、市民提供开放停车位。在周末、节假日开通万达、凯德、百盛等商圈与西科大、绵阳师院、川文艺、飞行学院等高校定制公交线路,延长夜间服务时间,满足高校师生出行需求。(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十五)强化消费信贷支持。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机制,优化产品设计、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等,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提供更便捷优质服务,更好满足大额、长期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绵阳市分行)
(二十六)拓展经营范围。试点推行广场规范外摆,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由场地进行外摆促销,允许临街商铺在门前划定区域范围内、规定时间内外摆经营。延长公共停车位免费时段。节假日、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延长景区、博物馆开放时间,发展24小时便利店。(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市场监管局)
(二十七)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商业经营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入消费市场门槛。减少不必要的前置审批事项,推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提高审批效率,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消费领域的经营活动。对大众消费场所实行“无事不扰”,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性检查。(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监管局)
七、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二十八)促进外贸消费。大力推动外贸转内销,开展“外贸优品直播周”等活动,在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场景设立“外贸优品专区(柜)”。开通外贸优质商品专项采购通道,简化入驻流程,提供灵活结算方式。(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十九)优化支付服务。优化外籍人士支付便利化措施,提升境内外旅客消费体验。持续做好机场、火车站、酒店、精品商圈等场所的支付环境建设,聚焦机场、大型商圈等重点场所,把握重大国际会议、赛事活动等契机,多渠道、广泛开展支付便利化工作宣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人行绵阳市分行)





(来源:绵阳商务、绵阳政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