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正在沈阳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但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芭蕾舞专家、明星和选手齐聚一堂,也让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著名舞蹈编导、教育家、理论家肖苏华,担任此次比赛专业委员会的主席,88岁高龄的他仍不辞辛苦地为中国芭蕾艺术的发展而奔波,这着实令人肃然起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肖苏华坦言:“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要看到世界的高水平,也希望世界看到我们。”
跟世界交流不能做井底之蛙
说起此次大赛,肖苏华认为,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在辽宁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而在这期间,辽宁芭蕾舞团功不可没。辽宁芭蕾舞团是辽宁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辽宁芭蕾舞团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傲人的成绩,它承担举办此次大赛的重任就是为了更好地跟国际交流,更好地发展自己。辽宁芭蕾舞团如今可以说是比肩中国芭蕾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的中国知名院团,它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年来创作的《花木兰》《八女投江》《七夕》等原创作品非常有特色,体现了中国芭蕾艺术发展的方向,另外也排演了许多国外芭蕾舞经典作品,呈现了芭蕾舞艺术的真正魅力,这样的发展态势也让它朝着更高的方向迈进。

在肖苏华长期创作生涯中,他排演了数十个芭蕾舞剧和舞蹈节目,在多个国家多次参加芭蕾舞艺术节和比赛,其中包括担任54次评委。他对国际芭蕾舞明星了如指掌,跟很多专家都相熟。
“我们需要跟世界交流,要跟世界接轨,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要看到世界的高水平,也希望世界看到我们,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展开国际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应该是举办这次大赛的意义所在,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肖苏华说。

中国芭蕾舞剧要讲好中国故事
谈到中国芭蕾舞剧未来的发展,肖苏华认为,中国的芭蕾舞还是要创作更多更好讲好中国故事的芭蕾舞剧、更高水平的芭蕾舞剧、走向国际舞台的芭蕾舞剧、真正为人民所欢迎的芭蕾舞剧。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重心要放在剧目的创作上。而在当下,高水平的编导队伍亟待加强提高。中国芭蕾舞者没有好剧目,没有好的编导编出好的作品,这就导致了中国芭蕾舞演员成长得比较慢,演出机会太少。“所以,在未来,我期待的是优秀的舞蹈编导编出好的作品,推动我们年轻的芭蕾舞者尽快成长起来。我从去年开始就带了一个芭蕾编导班,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为中国芭蕾艺术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肖苏华说。
肖苏华认为,芭蕾是最大的国际性舞种,这次大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级选手来参加,包括2022年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的金奖选手,也有很多中国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所以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是一场高水平的芭蕾舞比赛,今年只是第一届,未来这个比赛会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

肖苏华说,这次大赛既有专业组的比赛,也有业余组的比赛,这是与其他大赛不同的地方,而这对芭蕾艺术的推广与普及是非常重要的。对专业选手来说,站在一个高水平的舞台上比拼,取长补短是非常有益的,对业余组的选手们来说,在看到自己差距的同时也可以激励自己迈向专业领域。芭蕾业余组的比赛对中国的舞蹈美育教育也是一个推动,尤其是对那些初学者来说,要让他们热爱舞蹈,享受舞蹈,开心地跳舞,这才是最重要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盖云飞 摄影:李浩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