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倩倩 任泽瑄)五月的麦积,绿意盎然。在花牛镇北倾塬550亩集中连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玉米与大豆交织生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农业画卷。

作为全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示范镇之一,花牛镇目前已完成播种550余亩。玉米苗破土而出,大豆苗紧随其后,长势均衡健壮,为“一地双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佳禾稼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谢英洲告诉记者:“考虑到大豆密度、地形地貌、农机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大豆带和玉米带的行数、带内行距。在往年‘4+2’的模式下,今年我们因地制宜,主要推广‘3+2’(3行大豆、2行玉米)模式,或者‘6+4’(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


为确保技术落地见效,麦积区构建起了“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演示科学行距配置,手把手指导农户优化播种密度、制定施肥方案,实时解决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麦积区还持续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整合专项补贴与农机优惠政策,为种植户提供籽种、地膜等物资保障,并明确在区级全面验收合格后,按照15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切实减轻种植户负担,充分调动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

“以前单种玉米收益有限,现在通过‘优选品种、缩株保密、扩阴增光’技术,玉米株距从40厘米缩至20厘米以内,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玉米间距70厘米。预计每亩玉米可收入1200元,大豆收入约600元,真正实现了‘一地双收’!”谢英洲望着眼前的农田,难掩喜悦之情。


近年来,麦积区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核心任务,将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抓手。通过聚焦重点区域,紧盯主要品种,补齐关键短板,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力推进复合种植模式的普及与发展。2024年,全区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1634万亩,覆盖11个镇73个村,涉及37个合作社和4个种植大户;开展宣传培训42场次,培训人数达1500人次。较2023年,亩均增产8.5%,实现总产值2169.5万元,纯收入1262.06万元。

今年,麦积区计划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重点在渭南镇、石佛镇、中滩镇、花牛镇等9个镇72个村推进。通过采用机引或电动牵引覆膜机完成覆膜作业,运用电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实现一次性播种,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率与质量。【编辑 姚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