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壶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壶关县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壶关县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快完善我县知识产权培育、运用、保护机制,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我县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生态蓬勃发展,推动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县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底,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全县有效商标注册达到1200件,地理标志商标(含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3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率达到50% ,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到2030年底,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全县有效商标注册达到2000件,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5件,到2035年底,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全县有效商标注册达到3000件,地理标志商标(含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8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率达到95%以上 ,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三、重点工作
(一)提高知识产权培育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1.发挥科研项目经费等公共财政资源的导向作用。财政研发经费可以用于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费用。以应用技术为目标的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和实施,要鼓励发明专利创造和专利保护,引导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造和运用。全县企业要激励科研人员发明创新,把发明专利纳入科研人员奖惩考核体系。(县发改和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优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围绕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研究制定知识产权专项推进计划,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核心专利;引导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能力;引导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县工信局、县发改和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制定商标品牌发展规划,提高商标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企业商标文化;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品牌,努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成功注册一件地理标志商标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给予 3 万元奖励。鼓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备案使用。(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激发专利创造活力。强化有利于专利质量提升的政策导向,提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申请发明专利,并实施专利奖项配套奖励。获得山西省专利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分别给予 5 万元、 3 万元、 1 万元奖励。(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支持高价值专利产业化项目转化,对获得省级专利推广实施资助项目,县财政每个项目给予1万~3万元的资金支持。推进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对新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对新列入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给予2万元奖励。(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和科技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效能,推进成果转化。
6.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新兴产业方面进行专利布局,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创造、吸纳、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申报专利,鼓励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或专利许可的形式与企业合作,提升成果转化成效。(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和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范围,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和渠道优势,建立系统化、流程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省级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高新技术园区设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鼓励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代理人才。(县市场监管局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全县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强化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责任意识。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谋划、系统推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建设任务有序开展、按时完成。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部门要统筹使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财政资金,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力度,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切实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发展资金筹措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知识产权领域,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壮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石。以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知识产权服务业人员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扩大知识产权人才规模、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协调发展,打造适应新时代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队伍。
(四)强化督导考核。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知识产权工作部署落实和重点事项进展情况,对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并按相关考核规定,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强化结果运用。
来源:壶关县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