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下半年第1天
副高又又又牢牢控制上海
上海徐家汇直接热到全国第一
这也是今年第十个高温日
虽然与昨天同时段气温差不多
但今天云量少,阳光更烈
连官方都吐槽
真可以考虑去临港避暑了...
明天与今天天气类似,依旧是晴到多云的天气,早晨气温起步就有28℃,白天最高气温在36℃、37℃附近。南到东南风4-5级,沿江沿海地区阵风有6级,相对湿度90%-45%。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副热带高压将继续西升加强,未来九天,上海的最高气温维持在高温线以上,高温日、酷暑日正在排队入场。前半周最高气温大多维持在36℃~37℃。到了本周中后期,气温还会进一步走高,尤其是本周末至下周初,连续三天最高气温接近40℃。
三车相撞!有司机“热昏头”
今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热心市民向我们反映,交通路1933号门口附近发生一起三车相撞交通事故,交警及时出警处理事故,疏通交通,所幸人员基本没受伤。
据其中1名当事人反映,由于天气太热,他在车内睡着了,造成了这次险情。
据市民提供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
三辆小车横卧在马路一侧
占据着东向西车道

其中一辆车
整个轮胎被撞到上街沿边
马路上撒落着各类碎片
好在天气炎热
事发时马路上车辆行人并不多

这里需要提醒
接下来连续高温不断
防止天热“热昏”
司机务必保持充足睡眠
驾驶时提前准备好提神醒脑的物品
92岁老人步行2小时中暑
部分医院在高温第一天
就收治了不少中暑病人
92岁高龄的高老伯就是其中一位

6月27日中午,高老伯像往日一样,吃好午饭骑三轮车去邻村逛逛。当天正午气温直逼38度,高老伯中途因为中暑晕了过去。。
医生介绍,老人送医时,体温高达39.6度,氧饱和度降至92%,被诊断为中暑。
我们紧急给他进行快速降温,用了冰毯机,并给他进行了脏器功能的保护,进行了大量的补液,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老人体温快速地下降,意识也很快恢复。
目前,高老伯的情况已经稳定,但仍需输液、逐步恢复脏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为例,高温第一天,医院就接诊了4位患者。去年夏天,医院共收治40名左右的中暑患者,其中10%病情严重,被确诊为热射病,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专家建议,高龄老人、户外工作者这类夏季中暑高发人群应重点关注。

在这里小坊要特别提一句
为了减轻户外工作者的压力
这几天不少人惊喜发现
外滩、人民广场和黄浦滨江等区域
出动无人清扫机
充分填补了12点至下午2点时段
一线职工避高温期间的保洁空白
目前,外滩滨水区采用无人清扫机保洁面积已经超过13万3千平方米。
黄浦滨江从南浦大桥到卢浦大桥有14万平方米的保洁道路也开始采用无人清扫机。
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无人清扫机进行路径设定。这段区域健身步道贯穿,每天有不少市民在这里锻炼。无人清扫机可以按照设定有效进行保洁。
这一波操作
小坊不得不赞yyds
近年来,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卫生部门和高校共同开展了多项研究和科普服务。多项研究显示,高温热浪正在侵害人体健康。而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过去的市民中暑情况,上海地区存在两类容易被忽视的中暑高风险天气:
一是“出梅”后首个持续3天及以上的高温天气,这可能与社会、家庭预防措施不充分以及身体机能尚未适应有关;
二是白天夜晚气温均较高的天气,统计发现在日最高气温≥35℃和日最低气温≥27℃的天气下,中暑风险远远高于只有白天出现高温的情况。
健康气象专家提醒,市民要关注高温预警情况,减少外出和户外工作时长,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尤其是户外活动要选择合适的时段,避免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紫外线最为强烈的时段运动,容易导致中暑。室内也要及时开启空调,注意室内外温差,空调温度不要过低,尤其是低龄儿童、年迈老人入户和出户最好有个适应过程,避免“一冷一热”引发身体不适。
此外,不要长时间在车辆等狭小密闭空间休息,尤其注意大人离开时不要将孩子留在车内。
转发提醒!
家中有老人的
一定不要舍不得开空调!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记者 | 徐啸扬、刘惠明
部分来源 | 上海市天气、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网友评论
编辑 | 静静
视频 | 梅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