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格桑花开处:西藏西嘎门巴村的安居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20:05:00    

盛夏的林芝,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为西嘎门巴村的藏式小楼镶上金边。村医白玛措姆的院子就在村口,小院被打扫得格外整洁,院角的几棵车厘子树挂着红果——这是村里发的树苗,今年卖果子挣了三千块。

2016年,靠着国家好政策,白玛措姆只花了两万块就建起了这200平方米的新房。“现在村里路宽了、房子大了,院子也干净。”她说。

这个由墨脱县移民组成的多民族村庄如今已焕然一新。

2003年,40余户民众从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的墨脱县山区,整村搬迁至米林县羌纳乡,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近年来,西嘎门巴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农牧民过上了更加红火的生活。

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1.6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163.9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790.35元。“我们土地流转年增收126万元,村民还学会了车厘子栽培,村里发放的2000棵树苗带来25万元收益。”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白玛措姆便是受益人之一,这位32岁的珞巴族村医,已然是村民们健康的第一道守护者。“我父母都是珞巴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白玛措姆的声音很轻。

村医白玛措姆和儿女。

举家搬迁至米林后不久,白玛措姆的双亲因病双双离世,留下刚小学毕业的她和弟弟在风雨飘摇中相依为命,回忆那段艰难岁月,她喉头滚动,话语哽咽。

“那时村里没有医生,看病很不方便。”后来,一位村干部找到她,鼓励她去学医。“你想试试吗?”她记得自己当时立刻点头,“我第一个月就报名了,如果能早点有医生,爸爸妈妈也许就会得到治疗了。”

如今的白玛措姆作为村医,她的药箱就是流动的诊所,她精通藏医的温和调理——以针灸疏通经络,用药浴驱散寒湿;也掌握西医的精准快速——为病患打针输液,处理急症。

“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记者问白玛措姆身边的小女儿。小姑娘站直了,看着母亲,眼神清澈又认真:“当医生,”她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像阿妈一样的医生。”说到这里,恬静的女孩红了眼眶……

庭院里的格桑花。

窗外,阳光正好,格桑花在风里轻轻摇晃,当年那个白玛措姆心里种下的种子,如今仿佛在女儿身上看到了新的生长。格桑花开,女孩眼中有星河……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唐亚冰 发自西藏林芝

专题>>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相关阅读>>

粤货“闯”南亚有了高原新捷径:从这个陆地港出口省时近一月

从“14世纪”到“10后”:百年非遗湘巴藏戏的传承接力

宗山脚下多民族社区的“幸福密码”

千年非遗氆氇,“织”入世界版图

沙地芦笋飘香港岛!青藏高原有机芦笋首获“港澳通行证”

睇银河落人间!羊卓雍措内环线8月正式通车

高原上的“心”希望

【作者】 唐亚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